News Detail
来源:本站
浏览量:11577
代谢是指药物吸收后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,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,又称生物转化。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被代谢后极性增大,有利于排出体外,因此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。代谢过程通常分为两大阶段:第一阶段(功能基团反应)和第二阶段(结合反应)。在第二阶段代谢中,UDP-葡萄糖醛酸转移酶(UDP-glucuronosyltransferases,简称UGTs)是最重要的一类酶。UGT通过催化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,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转化为极性更强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,从而促进其排泄。
UGT的结构与分类
UGT酶属于一种膜结合型酶,定位于内质网内膜腔上,UGT家族主要分为两个亚家族:如UGT1A1, 1A3, 1A4, 1A5 1A6, 1A7, 1A8, 1A9, 1A10。UGT2亚家族:包括UGT2A1和2B。
UGT的作用机制
UGT通过催化底物分子与UDP-葡萄糖醛酸(UDPGA)结合,将羟基−OH−OH、羧基−COOH−COOH、氨基−NH2−NH2或硫醇基−SH−SH等功能团修饰为极性更强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。这一过程显著提高了底物的水溶性,从而加速其通过尿液或胆汁排泄。
UGT在药物代谢中的关键作用
药物代谢与解毒
许多临床常用药物,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吗啡、伊利替康等,都需要经过葡萄糖醛酸化反应进行代谢。例如,伊立替康在体内转化成SN38发挥药效,SN-38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与葡糖醛酸结合,产生的葡糖醛酸化的SN-38(SN38G)。对伊立替康的患者来说,携带UGT1A1基因突变导致的UGT活性差异可能会增加毒副作用风险。
UGTs还参与多种内源性分子的代谢,包括胆红素、雌激素、雄激素及甲状腺激素。
建议
对于1相代谢比较稳定的化合物来说,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UGT等2相代谢。由于UGT定位在内质网内膜腔内,所以需要加丙甲菌素作为打孔剂来增加药物与UGT的结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