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Detail
来源:本站
浏览量:9134
背景介绍
解旋酶是一类能解开核苷酸双链的酶,于1976年在大肠杆菌(Esherichia Coli. E.coli.)中发现。解旋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,尽管种类繁多,但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,这类蛋白酶在其氨基酸序列上有一定的同源性和相似性。分析表明,这些同源序列在进化过程中构成了几个高度保守的区域,这些区域执行不同的酶功能,在细胞内它们参与DNA复制、修复、转录重组以及RNA接拼、核糖体组装、蛋白质翻译,端粒稳定。最近,发现个别解旋酶还参与机体天然免疫反应机制。
解旋酶超家族
RECQ家族结构
大部分RecQ解螺旋酶家族成员均具有一个解螺旋酶结构域,能结合并水解ATP,此外,还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多功能RecQ碳末端(RecQ C-terminal region, RQC)结构域和一个解螺旋酶RNA酶D碳末端(helicase RNase DC-terminal, HRDC)结构域。RQC结构域可使RecQ与DNA结合并介导DNA代谢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; HRDC结构域可促进并稳定RecQ与DNA的结合,但不具有催化活性。另外,某些RecQ家族成员还含有锌指基序,此锌指基序在维持RecQ蛋白的稳定性以及促进其与DNA结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。同时DNA和蛋白质结合结构域( DNA and protein-binding domain,DPBD)可作为WRN的调控结构域,从而调控其活性,并通过蛋白质-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促进WRN的直接细胞定位。